西藏規劃超1200億元發展河谷經濟與青稞牦牛產業
圖為西藏定日縣扎果鄉的青稞地。 中新社記者 趙延 攝
西藏官方6月16日在拉薩召開河谷經濟建設與青稞牦牛扶貧產業發展座談會。據悉,西藏規劃總投資超1200億元(人民幣,下同),用于發展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河谷區域經濟,西藏傳統青稞、牦牛產業。
西藏境內江河縱橫、湖泊密布,拉薩、日喀則及山南等地市傳統聚居區多位于河谷地帶。
據西藏自治區副主席江白介紹,在河谷經濟方面,目前西藏在日喀則市拉洛灌區、湘河流域開發新增耕地20萬畝,已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180個;山南市依托江北灌區土地可開發面積大的優勢,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5個,搬遷民眾128戶415人,規劃安置極高海拔生態搬遷民眾10.8萬人,占搬遷總人口的83%。
值得一提的是,山南市江北灌區建成現代農牧業示范園、苗圃及經濟作物種植基地等,已帶動3176名貧困人員穩定就業。
在青稞產業方面,2018年西藏青稞種植面積達212.7萬畝,總產量達81.4萬噸。據統計,目前西藏擁有已建或在建的規模化青稞加工企業30余家,2018年加工轉化量達11.1萬噸。
江白說,2018年底,西藏牦牛存欄總量441.8萬頭,全區21縣開展了“牧繁農育”試點項目,帶動11萬余名農牧民人均增收827元。
在河谷經濟規劃方面,江白稱,西藏將立足“一帶一路”建設機遇和面向南亞大通道建設,以日喀則市拉洛灌區、年楚河、湘河和山南市江北灌區為重點,打造示范區。
此外,西藏規劃青稞種植和加工類項目41個,總投資30.5億元;牦牛產業規劃投資72.5億元,到2020年,西藏牦牛存欄量將突破500萬頭。
-
西藏白朗果蔬產值達1.65億元 超級“太空南瓜”亮相
西藏日喀則市白朗縣被譽為“后藏糧倉”,種植青稞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。[詳細] -
2020年西藏將實現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5%
到2020年實現“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5%,農牧科技貢獻率達到55%”的目標,還要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?對此,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。 [詳細]